——訪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濤
導讀: 日前,本網通訊員黃梓嘉(以下簡稱主持人),就社會各屆對云錫生存現狀、轉型升級、未來發展的熱切關注、質疑、等待、期盼等熱點問題,采訪了云錫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云錫)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以下簡稱嘉賓)。
日前,本網通訊員黃梓嘉(以下簡稱主持人),就社會各屆對云錫生存現狀、轉型升級、未來發展的熱切關注、質疑、等待、期盼等熱點問題,采訪了云錫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云錫)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以下簡稱嘉賓)。
危機與挑戰
主持人:據MBA環球網提供的數據:2011年中國創業公司的平均存活時間是2.9年,活到3年以上的不足10%。即便是在美國,活過5年的也只有20%。請問張董事長:云錫是否面臨生存危機?其挑戰來自何方?
嘉賓:作為一個企業,云錫已跨越三個世紀,存活了133年。這在滇南,乃至中國大西南的企業界,也算是一個奇跡了。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云錫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中不會遇到暗礁、冰山,可以一直劈波斬浪、順利航行。
自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增長乏力,市場需求不旺、價格低迷,加之云錫自身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凸顯,以致連續三年經營虧損,使云錫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
云錫面臨的危機主要是三個方面:產業危機、能力危機、信譽危機。產業危機,表現在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投資結構和資本結構的危機。能力危機,表現在精神、思路、管控、運營危機、創新危機。云錫存在著三大問題。第一是資源魔咒。盡管擁有大量資源,卻不能帶來發展和好運。第二是“靠天吃飯的問題。產業產品結構單一,中低端產品所占比例較大,市場好時效益好,市場不給力,則效益下滑,甚至連續虧損。第三是“蜻蜓吃尾巴,自家吃自家”。管理者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不強,不是圍著市場轉,而是圍著云錫轉,離開云錫不知道怎么辦。能否直面問題、化解矛盾、規避風險,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搶抓機遇、減虧增盈,固本強基,化危為機?已成為檢驗云錫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試金石。
破繭與變革
主持人:我們正處在一個持續變革的時代,不變革,必然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被無情地拋棄。找到了“桎梏”企業持續發展的囹圄,請問張董事長:云錫拿什么來打破固步自封的精神枷鎖,催生破繭成蝶的希望?有什么新思路?其方法和路徑在哪里 ?
嘉賓:云錫要擺脫危機與戰勝挑戰,我認為就是一個字:闖。就是要緊緊圍繞全面防控風險、全力化解危機這條主線,奮力闖出一條符合云錫實際的創新驅動、改革突破、開放合作、轉型發展的新路來。
如何闖?我認為方法有三種:一是深化改革,二是轉型升級,三是擴大開放。一定要抓住障礙云錫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通過深化改革,將束縛生產力發展,不利于效益提高,不利于人的活力激發,不利于市場意識、盈利能力提高的體制機制問題,全力打造投資控股型管理構架,逐步建立權責清晰、管控有序、運行高效、運轉順暢的母子公司管控體系;探索推進所屬單位獨立法人及模擬法人試點,進一步簡政放權,釋放基層單位活力,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著力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建立管理人員分類分層管理制度,明確授權分級管理權限,逐步淡化和取消各級管理人員的行政級別;探索職業經理人機制,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暢通現有經營管理人員與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通道;加快分配激勵制度改革,探索股權激勵的有效措施;科學謀劃推進營銷體系改革,強化市場是生產的風向標理念,不斷增強市場應變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統籌謀劃營銷網絡布局,加快以構建國內營銷中心和貿易平臺、國際貿易中心和投融資平臺為主要內容的“兩中心、兩平臺”建設;構建國際國內聯動、期現聯動、產融結合的營銷體系和原料采購、研發生產、產品銷售的一體化運作體系。在深化改革的同時,要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決心和智慧,加快云錫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投資結構、資產資本結構等調整優化的步伐。通過與國際一流企業對標,與國際知名企業、科研院所合作來擴大開放。
如何闖?其路徑有三條。第一條是挑戰自己。云錫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危機、問題、風險、障礙就是自己。危機是機遇,困難是機遇,問題是機遇,障礙也是機遇。適應新常態,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提振管理團隊的信心,提振廣大員工的精氣神,以強烈的危機感和責任感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拓寬思路,敢于挑戰危機,敢于挑戰傳統觀念和慣性思維,敢于挑戰輝煌的歷史。樹立新理念,以“五大發展理念”來統領云錫改革發展工作。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協調是發展的要求,綠色是發展的方式,開放是發展的趨勢,共享是發展的目的。在挑戰自我中,努力拓寬思路,積極應對危機,下大力氣解決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第二條是挑戰別人。我們要敢于同國內外一流的企業進行對標,用國際標準來要求自己。要了解別人,向別人學習好的經、,好的發展思路和理念、好的發展模式和方法路徑,轉變觀念和思路、創新方法和路徑,絕不能閉門造車。
第三條是挑戰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圍著市場轉;以效益為中心,圍著利潤轉;以職工利益為根本,圍著人的幸福生活轉。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敢于直面問題,善于趨利避害,云錫定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涅槃與新生
主持人:云錫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從2005年以來已連續十年保持了世界最大錫生產商的桂冠。放眼世界,云錫是否還能繼續演繹領跑世界錫業的神話?請問張董事長:前瞻未來,云錫“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新愿景和新目標是什么?有哪些競爭優勢?怎樣打造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創造新輝煌?
嘉賓:對于一個歷史沉疴積重難返,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云錫來說,必須理性地審視、無情的擯棄其糟粕,在揚棄中傳承優秀的文化精髓,大膽吸納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無畏精神再造云錫。
為此,我們凝聚全司員工的智慧和共識,提出了“打造活力云錫、綠色云錫、幸福云錫,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企業集團”的新愿景;確立了“十三五”的發展目標,即“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翻身、十年創輝煌”的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千億企業集團,爭當云南工業轉型升級排頭兵。
要實現“十三五”發展規劃的藍圖,全司上下必須秉承“打造卓越云錫,成就員工價值”的企業使命,著力發揮云錫的資源、技術、人才、品牌、文化等競爭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企業的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為核心,全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步伐,全力打造百年云錫脫困轉型,可持續發展的“雙引擎”:一是科技創新,二是延伸高端產業鏈。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釋放企業的活力,是云錫早日沖出困境,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引擎之一。作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第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云錫已建立5個省級技術創新團隊。獲專利授權95件(其中發明專利65件);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34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25項;獲國家重點新產品認定6項、國家戰略性創新產品認定1項、云南省重點新產品10項。
打造科技創新新引擎,我們將立足前瞻性、關鍵性、共性技術的研發,內生外引,整合科技資源,結合市場應用新領域,開發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孵化科技產業新業務,推進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資本化。依托云錫技術優勢,建立云錫科技產業孵化平臺,打造云錫科技產業集群,引領以錫為主的有色金屬和貴金屬行業的發展方向。大力實施“十百千萬億工程”:一是實現“4個10”:建設10支具有較強實力的科技創新團隊、培養10名行業內有較大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人才、獲得10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轉化(引進)10項重大技術成果;二是加強“兩個100”:推進100項重大科技項目、培養100名創新型科技人才;三是突出“兩個1000”:培養1000名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控股公司層面每年科技投入不低于1000萬元;四是做好“一個萬”:培訓一萬名基層職業技能、技術人員;五是突破“一個億”:每年科技進步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一億元。
延伸高端產業鏈,提升產業鏈價值,是再造百年云錫新輝煌的又一重要引擎。我們將從打造世界最大的錫化工產業基地來謀篇布局,以三個“聚焦”來推動百年云錫轉型升級。一是云錫的主業要聚焦錫。云錫因錫而生,未來也是錫,云錫要把錫做大做強,做優做精,做到世界一流。二是云錫的產業鏈延伸要聚焦錫化工。云錫真正的高端產業的延伸,產業發展的大勢是錫化工,與錫相關的需求領域廣闊,前景光明,空間廣大,新材料的推出與錫化工相關。三是錫化工要聚焦培育大產業。小金屬要做成大產業。要立足當下,放眼全球,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握大勢,創新發展。打造“兩中心三基地”,即世界級的錫基新材料研發中心,省級銦基新材料研發中心,世界最大的錫基新材料產業基地,世界最大的錫化工產業基地,云南省最大的銦基新材料產業基地。
主持人:非常感謝張書記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有理由堅信:“十三五“期間,懷揣著中國夢、云錫情,勇于超越自我、自強不息的云錫人一定能在開創未來的征途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驚艷轉身,重鑄輝煌。
來源:中國有色網—分類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