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錫股份采選分公司綠色環保工作紀實
新聞導讀:正是這些錫山的主人,為了錫山的生命,為了錫山的發展,為了錫山的美麗,他們用勤勞智慧的雙手,給百里錫山披上了一道“綠色”的新裝,讓錫山更加璀璨、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
綠色是什么?綠色是生命,綠色是安全,綠色是希望。
正是這些錫山的主人,為了錫山的生命,為了錫山的發展,為了錫山的美麗,他們用勤勞智慧的雙手,給百里錫山披上了一道“綠色”的新裝,讓錫山更加璀璨、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幾經打磨,云錫股份采選分公司先后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國家安全標準化二級企業”等榮譽稱號。
搭起架子 打通“綠色”通道
云錫股份采選分公司是主要從事礦山井下采礦的生產單位,特殊的高危行業,造就了采選分公司特殊的“綠色”理念和文化。長期以來,公司把以人為本,全面體現人的價值,重視人的生命與健康,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竭盡全力為安全生產和人的生命健康搭起架子,打通“綠色”通道。
長期以來,采選分公司結合企業實際,以“創建標化”、“安康杯競賽”活動為契機,從抓組織建設入手,形成了正職主管,副職分管,部門負責,業務保安的安全生產管理格局。同時,完善了從企業負責人到崗位職工的安全生產職責,建立了副股級以上管理人員的“一崗雙責”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做到了安全責任落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和盲點。同時,建立了安全生產保證金制度,安全工作始終做到年初有計劃安排、年中有監督檢查,年終考核兌現,使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得到了正常有序開展。
多管齊下 釀制“綠色”文化
“綠色”文化即安全文化,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采選分公司始終堅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則,突出理念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態文化建設,樹立了“以追求完美、零事故為安全目標;以堅持以人為本為安全工作指導思想;以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法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市場為安全價值觀;以堅持“三不傷害”為安全行為準則;以遵章光榮、三違可恥為安全道德規范;以倡導‘愛崗敬于業、團結合作、奉獻負責’為安全工作態度的安全理念。通過進一步對安全理念的鞏固和深入發展,推動了分公司安全文化建設,構建了和諧安全氛圍。
營造安全文化氛圍要全面整合,形成方方面面的力量。采選分公司黨政工團形成強大合力,從安全文化素質教育入手,把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作為目的,職工“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有計劃、有目的,有具體內容,確定輔導教師,結合實際需要,分級組織培訓。分公司組織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理念培訓。坑口(車間)組織規章制度、技術、技能培訓。工區(段)組織實際操作技能、操作程序、動作標準培訓。
在強化培訓的同時,還把安全操作規程法律、法規融入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中,組織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文藝節目表演、安全專題演講比賽、安全謎語、安全黑板報競賽、觀看安全電視教育片等活動,修建安全教育展覽,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以井下排班房作為井下安全活動場地,開展“班前十分鐘安全講話”、“安全誓言”宣誓等班組安全活動。通過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和職工的廣泛參與,構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誠”的群眾安全文化氛圍。
形式多樣 營造“綠色”環境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條件,良好的作業環境,不僅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條件,更是職工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勤奮工作的重要保證。多年來,采選分公司在認真組織開展創建“無泄漏工廠”、“定置管理”的基礎上,大力開展了“安全生產標準化作業建設”創建活動。加強班組現場管理,以推進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設施標準化、作業行為規范化為目標,推進班組現場工作規范化管理。
采選分公司一貫提倡創造本質化安全環境,從源頭做起。礦山生產十分注重采礦方法研究,注重采場頂板控制研究,堅持做到設計無隱患,嚴格按照“三同時”要求,把“確保安全”融入設計之中。按綠色環保的要求,加大充填力度,坑內做到了“石碴不出坑和少出坑”,按照綠色礦山清潔生產的要求,積極依靠技術進步,采取有力措施,投入人力、物力,在控股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千萬元,購置各種新型、現代采掘設備,大力推行高效采礦方法的探索與應用,作業成本和安全環保指標大幅降低,勞動生產力大幅提升,極大地改善了員工操作條件和作業環境。
為進一步提高礦山井下安全技術裝備水平,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保障能力,分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坑下建成了“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信聯絡系統”這三大系統,對井下人員可實時跟蹤監測,自動實時顯示人員位置,實時監測坑下風速、溫度粉塵等環境物理量的動態情況,實現了地面與坑下,坑下與地面的相互通信。實現了信息化礦山和網絡化監管,有效發揮“六大系統”的安全避險功能,促進了礦山安全生產。
選廠生產實現了循環利用,做到了清潔生產,各項指標符合標準。2010年,分公司選礦車間搬遷至風箏山,一直沿用的小凹塘尾礦庫,分公司及時作閉庫外理,采用有排溝泄洪、恢復植被、填碴覆蓋、噴濕堆放等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風沙揚塵的問題,確保了尾礦庫的安全。選礦車間搬遷至風箏山后,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尾礦排放的問題,在控股公司的大力幫助下,投資1500萬元,修建了一條長達7.6公里尾礦輸送管道,從風箏山至卡房“南部工業園區”,此工程,將于2014年7月底全面竣工,使選礦生產更加綠色循環。
以人為本 呵護“綠色”生命
職工是企業的主人,是完成各項生產經營任務的動力源泉。多年來,分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從關心、關愛職工的身體健康出發,強化職工勞動保護宣傳教育,增強職工自我防護意識,做到自我防護與組織防護相結合。
大力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從分公司成立以來,每兩年就要對在冊職工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在此基礎上建立職工安全健康檔案,更加合理地安排職工工作崗位,避免職工身體與工作崗位不相適宜,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井下與有害氣體接觸的實際,多方尋求防護方法和儀器設備,先后購置多種氣體檢測儀,發放到工區、隊組,有效地避免了炮煙中毒事故;購置氧氣復蘇儀、空氣呼吸器作為救護急用。
根據井下工作環境艱苦、勞動強度大、作業時間長等情況,分公司投入資金購買微波爐、電茶壺、水杯等用具配送到班隊組休息室,讓職工能吃上一口熱飯、喝上一杯熱茶,定期向一線隊組配送紅糖和茶葉,幫助職工解除疲勞、增加能量。
工會組織還結合生產實際,積極開展“建家”、“群監崗”、“一法三卡”活動。通過建家,實現了班組成員的團結統一,增強了戰斗力。“三違”行為明顯減少,工傷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綠色的新裝逐一披上,綠色的生命不斷延續,沿著這條綠色的安康大道行走,錫山會更加美麗,更加動人。
《中國有色金屬報》 2014年7月22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