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總工會刊發《云錫:“五聚焦”推產改 “五起來”見成效》,全面展現百年云錫產改工作新成效新氣象。

全文如下:
云錫控股公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要求,把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為工會工作的關鍵和重要抓手,“五聚焦”(思想引領、素質提升、建功立業、地位提高、服務保障)推產改,“五起來”(理論武裝強起來、技術技能高起來、嶄新業績賽起來、榮譽榮光亮起來、萬眾一心聚起來)見成效,激勵帶動廣大職工以卓越的勞動創造助力云錫高質量發展。
聚焦思想引領 理論武裝強起來
云錫各級工會堅持思想引領凝心鑄魂,將職工理論武裝緊緊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感悟思想偉力、汲取奮進力量。建成“中共個舊錫礦特別支部”黨史教育基地,為廣大職工提供了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資源;廣泛開展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史”教育、“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唱響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主旋律;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礦工節文化月30周年“云錫故事”文藝展演,開展“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等系列主題宣傳教育,舉辦“云錫同心跟黨走”慶祝建黨100周年職工文藝匯演,創新開展“黨的創新理論我來講”,持續開展“紅土地之歌”職工演講比賽等主題鮮明、寓教于樂的誦讀演講、文藝展演等活動,讓“永遠跟黨走”扎根于廣大職工心中。職工自創《錫山紅日·曙光》《錫山紅日·日出》榮獲云南省總工會70周年主題征文二等獎并編入征文選,《錫山女工》榮獲全總2022年“網聚正能量”誦讀類三等獎,《錫濟天下向未來》MV原創歌曲榮獲云南省2023年“網聚正能量”歌曲類唯一一等獎。
聚焦素質提升 技術技能高起來
構建創新素質提升平臺。建立員工“鳳凰培訓”體系,實施“錫才”“工匠”計劃等十大核心骨干培訓項目,近5年投入教培經費8500余萬元,培訓員工6.3萬余人次,技能提升培訓1.8萬余人,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946人次,勞模工匠、“內訓師”161人次上講臺培訓1.4萬多人次,開展師帶徒活動培養3200余人,1200余人提升職稱等級、1500余人提升技能等級。2022年職工楊勇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建強職業教育平臺。深化云錫職業技術學院職教改革,推進產教融合。優化職教專業結構,建成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開采等11個特色專業。改革職教培養模式,形成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三融合、雙平臺”、冶金技術專業“622”(即六種有色金屬冶金生產過程、兩個有色冶煉核心單元、學生取得雙證書)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培育職教特色課程,開發核心課程30余門,編寫特色教材19本,其中7本教材分獲評省級規劃教材和精品教材。打造職教實訓基地,近3年實訓學生2000余人次,現代學徒制培養近1000人次。
構建多通道發展平臺。探索建立員工全職業周期成長通道,“縱向多通道、橫向多路徑”徹底破除人才培養障礙。下屬老廠分公司構建“管理、業務、技術、技能”4大崗位序列,并分設晉升通道、建立貫通機制;卡房分公司在職能部門設置5檔21個星級崗位,構建起一級業務員到首席高級業務主管、一星技術員到首席高級工程師的晉升通道;錫業分公司、銅業分公司出臺《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管理辦法》;新材料公司構建“8766”員工晉升體系。
聚焦建功立業 嶄新業績賽起來
搭建“一賽兩比”擂臺。圍繞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點工作,投入勞動競賽組織和獎勵經費440多萬元,分層分級開展礦山采場建設、選礦實收率提升、新產品市場開拓等推動經濟效益提升、技術技能進步和創新創造激揚的主題勞動競賽370多項,帶動11萬人次職工參賽,充分彰顯工人階級主人軍作用。積極承辦和組織職工參加省級職業技能競賽,產生省級技術狀元12人、技術能手111人;持續深化“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控股公司層面舉辦甲級賽4次,覆蓋56個工種2700余人參賽;基層單位舉辦乙級賽6次,覆蓋254個工種9400余人參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帶培,職工實現技能等級晉升200余人次,切實引領廣大職工增強學技術、強技能的積極性主動性,涌現出省級及以上人才稱號(團隊)59人。

深化“四技五小”活動。聚焦“技術革新、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術創造”,深化職工“五小”活動,激發職工創新創造熱情。職工提合理化建議上千余項,轉化運用創新創效成果500余項;優選13項成果入展省級職工創新成果展;5個職工技術創新項目獲上級補助80萬元、6個職工創新成果獲省級獎勵。1名職工領銜的小發明“一種自動取樣裝置”獲省級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1名職工領銜的小發明“自制松渣器”獲省級合理化建議(金點子)優秀獎;職工獲授權專利470件(其中發明專利143件),獲省部級科技獎勵26項(一等獎8項)。總結提煉勞模工匠先進操作法15項,獲省級獎勵1項。
聚焦地位提高 榮譽榮光亮起來
注重提升政治地位。積極推薦產業工人當選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2人,省人大代表2人,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2人,縣(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3人。選派1人兼任共青團紅河州委副書記,2人兼任個舊市總工會委員。全面依規落實各級黨代會、職代會、工代會中的產業工人代表比例,并注重不斷提高。堅持開展群團組織推優工作,797名勞模工匠、技術能手等優秀職工經推優入黨。
注重優化薪酬分配。施行工資總額分級分類管理,細化工資總額掛鉤考核指標權重,注重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推動實現薪酬精準考核。著力精準激勵,增設200-1000元不等的班組長津貼、300元/人/月的師帶徒津貼,建立徒弟成才、師傅受益的聯動機制。鼓勵引進優秀人才,注重激勵優秀人才,給予工資總額支持。實行專職科研人員工資總額不與單位經濟效益聯動考核,由單位參考市場化薪酬水平和內部考核分配辦法確定,工資總額據實核撥。
打造弘揚精神高地。大力弘揚“三種精神”,厚植勞模文化。印發《云錫控股公司掛鉤聯系服務省部級及以上勞動模范工作任務清單》等制度規定,推動勞模待遇福利落實落地、勞模服務管理常態化實施。建設勞模墻、勞模大道、光榮榜,舉辦事跡宣講報告會、勞模工匠進校園、助企行等活動,廣泛宣傳宣講勞模工匠事跡,切實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選樹2屆“云錫之鷹”先進模范,宣傳表彰“云錫之鷹”優秀班組等先進集體36個,優秀基層管理者、十大勞模、十大工匠等先進個人89人。組織制作大錫工匠宣傳視頻、宣傳海報、宣傳畫冊2500余份次,進一步叫響做實云錫工匠品牌,唱響“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時代主旋律。

5年多來,選樹全國工人先鋒號5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1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人;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狀7個、工人先鋒號4個、勞動模范8人、五一勞動獎章13人、“三八”紅旗手1人、云嶺工匠4人、云南省“最美職工”年度人物2人;云錫勞動模范20人。
聚焦服務保障 萬眾一心聚起來
唱好幫扶慰問“四季歌”。建立困難職工幫扶“1機制10辦法”,著力幫扶建檔困難職工、退休困難職工等各類人員累計3.5萬余人次3800余萬元。成立特困基金拓展幫扶渠道,投入260余萬元幫扶各類困難職工1975人次。在檔困難職工749戶中的618戶如期解困脫困,并獲省級產業工會第二名。常態化實施“工會溫暖進萬家”活動,慰問各級各類職工累計2.4萬余人次2400余萬元。
念好惠民服務“品牌經”。“六惠”服務職工深入人心,技能資格免費培訓困難職工家屬26人,資助1843名困難職工子女順利就學,慰問特殊困難群體1132人次。在職職工100%參加醫療互助,累計14.74萬人次參保,累計辦理醫療補助1.33萬人次,發放醫療補助金1012余萬元。堅持開展療休養活動,約1.3萬名職工參療。舉辦各類文體活動40多項次,職工參與2萬余人次。打造“星級”工會驛站8個,1個驛站被評為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1個驛站被評為云南省最美工會驛站;獲評省級職工書屋16個、“愛心媽媽屋”6個。
上好職業健康“公開課”。扎實開展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督促落實職業健康主體責任,推動全覆蓋建立職業健康管理機構,配備職業健康專(兼)職管理人員70人。開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和監管、職業病防治和職業健康體檢。推薦選樹縣級及以上“職業健康達人”21人。5年多來,投入上億資金,改善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條件;開展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培訓職工10萬余人次、安全生產“公開課”“大家談”等學習活動上千場,組織職業健康體檢4.6萬多人次、女職工“兩癌”篩查1200多人次。

奏響勞動關系“和諧音”。持續健全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廣泛組織職工參與民主協商決策和管理監督,云錫集團層面及所屬企業100%建立職代會和廠務公開制度,公司制企業100%落實職工董事制度,3家單位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全面落實集體合同制度,所屬單位100%按期簽訂集體合同。深化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9項能力建設,認真落實“五個堅決”要求和10項長效機制,高標高質確保“五個不發生”,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工作獲評2022年省級“優秀”等次。認真學習貫徹《云南省總工會信訪工作辦法》,積極疏導化解重點信訪群體和人員,全力確保職工隊伍穩定。
來源:云南省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