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學院黨委聚焦“政治引領好、治理結構好、領導班子好、基層基礎好、發展質量好、黨風廉政好”六好標準,持續打造以“黨建鑄魂 立德樹人”為主品牌的“1+4”黨建品牌,通過黨建品牌的持續培育和打造,構建起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用黨建串起具有高職教育特征的“教育鏈”、服務企業急需“人才鏈”、對接改革發展“產業鏈”,協調推動“六融”聚合力,創新和活躍了學院黨建工作的載體和平臺切實為打贏“四大戰役”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建融思政”,強化政治引領,構建全面成長“能量場”。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加強思政教育,為“立德樹人”蓄勢賦能。學院黨委統籌指導教學管理黨支部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大格局,著力課程思政建設,通過組織課程思政案例設計大賽全方位多角度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上好“開學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組織大學生理論宣講團開展演講比賽,引導青年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論素養;積極開展“黨的故事”進校園、“先進模范”進校園、“行走的思政課”及知行大講堂活動,聘請云錫勞模、杰青、工匠共計40余人作為學院的產業導師,引導青年學子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統籌指導教學管理黨支部和教學服務黨支部開展“新時代勞動教育”,安排組織學生深入云錫生產現場,培育學生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唱響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主旋律。統籌指導所屬黨支部組織師生參觀錫博物館、中共個舊錫礦特別支部、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等紅色教育基地,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增強歷史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堅決捍衛“兩個確立”。統籌指導綜合服務黨支部和團委以“主題黨日+主題團日+黨團聯動”模式,“黨支部+團支部+學生活動”有效融入,通過校園文化活動、暑期“三下鄉”等,加強團員青年的思想引領,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

“黨建融治理”,提升管理效能,助推基層治理“提質效”。修訂《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章程》,將黨的二十大對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寫入學院章程。認真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好黨委“把方向、管大局、抓大事、保落實”的職能職責,支持校長依法履行職責。認真開展黨委會議、校長辦公會議、紀委會議議事規則的修訂及備案工作,落實好民主集中制和主要領導末位發言制,對“三重一大”事項進行集體研究,不斷提高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水平。修訂完善并嚴格落實《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前置研究討論辦法》,推進黨的領導與學院治理有機統一,規范決策行為、防范決策風險。制定貫徹落實全省教育發展大會舉措,持續推進《云南省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著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委牽頭,修訂了《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合同管理辦法》,嚴格落實“黑名單”管理規定和“三個百分百”管理規定,建立合同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合同管理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開展制度管理專項整治、部門管理職能及業務流程規范專項整治,全面修訂相關機制、實施流程再造,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促使各部門業務工作更加規范有序開展。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內部相關涉密資料和網站、公眾號等陣地管控,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切實做到可管可控。

“黨建融隊伍”,加強班子建設,激發擔當作為“新動能”。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在全院開展師德集中學習教育,筑牢廣大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組織全院教師參與為期一個月的“云南省教育廳關于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師德集中學習教育’專題學習”,通過學習,強化師德養成。選優配強教研室主任、專業(群)負責人,遴選骨干教師,提升師資隊伍素質。注重加強培訓,提升能力水平,1至10月組織參加省委教育工委和控股公司黨委組織的各類黨性教育培訓17場次,參培人員132人次,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制定《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掛鉤考核實施辦法》,實施黨支部書記和部門負責人“一肩挑”,配齊配強黨支部副書記和黨支部委員,進一步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毫不動搖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牢固樹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選人理念,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2023年選拔初級管理人員1名,調整干部5人次,初級管理人員試用期按期轉正5人。認真開展“躺平式”干部專項整治工作,積極開展“回爐教育”,組織理想信念教育及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增強“躺平”干部愿擔當的自覺、敢擔當的動力、善擔當的本領,工作效能不斷提升。強化日常監督,修訂完善學院誡勉談話制度、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實施意見、干部交流工作規定等制度,進一步提高干部監督管理針對性,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導向,有效推進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

“黨建融科研”,夯實基層基礎,搭建能力提升“實踐臺”。學院黨委牽頭,深化教學基地建設,完成了汽車綜合車間實訓室、新能源汽車實訓室、校園信息化升級改造、智慧教室等項目建設,購置了工學云實習管理平臺等軟件,進一步改善了教學條件與環境。成功申報藥品質量與安全、建筑消防技術、財稅大數據應用、云計算技術應用、法律事務等5個新增專業,撤銷現代物業管理1個專業,完成5個專業所屬二級學院的調整,專業布局逐步優化。全面實施“1+6”模式“雙高”專業群建設,積極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建設,育人質量逐步提升。學院入選云南省第二批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擬培育名單。進一步深化黨建工作與業務中心工作相融互促。各黨支部制定實施支部創新項目5個,支部書記領辦項目5個,支部班子成員攻堅項目14個,支部黨員爭先項目14個,組建黨員突擊隊3個、黨員服務隊3個、黨員先鋒示范崗4個、黨員責任區32個。通過“四項目”和“兩隊一崗一區”建設,完成礦山開采數字技術應用、物流管理等“1+X”證書共計200余人的考核工作,指導學生參加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班組現場管理技能競賽獲三等獎1項,組織完成2023年學院學生技能競賽7個賽項的“大比武”,評選出獲獎選手100余名,組織教師參加云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三等獎1項,參加2023年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比賽獲二等獎1項、參加云南省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說課比賽獲二等獎1項。
“黨建融育人”,推動改革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學院黨委牽頭成立云南省錫銦產業科教融匯共同體、稀貴金屬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依托校企資源共享優勢,緊扣服務地方企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需求,校企黨員結對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利用各自不同優勢和條件,組建技術研發團隊,共同申報科研項目,針對企業生產面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推廣與應用進行協同攻關,實現校企雙方技術融合,有序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結合訪企拓崗促就業工作,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京東物流華東區等多家企業建立校企黨建共同體,簽約張家港市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校政企聯盟,與江蘇京迅遞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搭建實踐基地,形成黨建聯建、人才聯育、成果聯創的“三聯”共識,共同提高雙方育人水平,有力推動校企雙方通過共建共享實現共贏。持續開展黨建工作對標提升。與大屯錫礦三坑黨總支開展“鏈式”組織生活暨黨建業務學習交流活動,與滇東北片區13所高校建立高校區域黨建聯盟,持續推進學院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持續推進困難群體畢業生就業工作,落實黨員掛包幫扶困難畢業生制度,確保每個困難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截至目前,學院2023屆畢業生已就業1106人,就業率為79.28%。

“黨建融責”,推進清廉建設,涵養風清氣正“廉生態”。學院黨委積極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委書記認真履行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督促班子其他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制定《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2023年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任務安排》《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工作清單和領導班子成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一崗雙責”工作清單》等,進一步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結合年度重點任務,優化清廉學校建設行動方案,推動清廉學校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認真落實《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要求,把紀律教育融入日常監督管理,經常性開展紀律教育、廉潔文化教育,加強家庭家教家風教育,先后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觀看四集警示教育片《問“劍”破局》、銷售領域警示教育片《深淵》、礦山領域警示教育片《錫山之痛》等,主題教育讀書班期間,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到紅河州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筑牢法紀防線。加強院黨委及其“一把手”和紀委對下級黨組織及其“一把手”的監督,支持紀委開展同級監督。1至10月,領導班子成員與各部門負責人提醒談話23人次,開展黨內監督談話3人次。完成清真食堂租賃招標工作推進滯后造成不良影響的問責調查,對2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動真碰硬整治作風頑疾。制定出臺《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特約監督員管理辦法》,擴大監督覆蓋面和參與面,織密群眾監督網格,提高監督質效,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教學環境。
新征程上,職業學院將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推動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深度融入教育教學中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學院高質量發展。
責編:陳 雍
審核:李 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