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聯鋅銦堅持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與治理并重,礦山開采與生態修復同步進行,著力打造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礦山,逐步形成礦山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模式。已建成“機械化、大型化、數字化、現代化”露天礦山,“科學化、大型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全球日處理量最大的單系列多金屬選礦廠,被認定為“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云南省高新技術企業”“云南省企業技術中心”“云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

堅持創新驅動,實現礦山節能資源高效利用。持續推進生產設備技術革新,先后引進利勃海爾、徐工、北方重工、三一重工等國內外先進設備,采用礦用卡車+長距離運輸膠帶模式進行運輸,礦石實際運行綜合經濟指標:貧化率3.14%、損失率1.95%,開采回收率98.05%,實現了節約資源和改善生態環境雙贏。持續加大投入強化先進技術研發,在國內外有色金屬礦山領域首家自主研發廢石資源綜合回收技術,并獲得“一種多金屬低品位礦石及其含礦廢石的綜合回收工藝”國家專利,同時,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建成300萬噸/年廢石資源回收項目,年可回收67.5萬噸礦石供選礦廠利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年營業收入增加2.2億元,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充分發揮“5G、互聯網+”在企業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積極引入云計算、人工智能、CPT浮選柱等前沿技術裝備,有效地突破了生產、設備、人員、能源、安全和環保等多個方面的發展瓶頸,逐步形成基礎信息數字化、生產過程虛擬化、管理控制一體化、決策處理集成化的智慧礦山,先后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30項、授權軟件著作權17項,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部級獎項6項,州縣級獎項22項。

堅持節能降碳,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國內“首個”剛性礦用自卸車油改電項目,并以此為基礎投資1460萬元實施了10臺TR50礦用卡車的純電改造;之后啟動了60-120噸級純電動礦用卡車的應用研究,進一步推動大噸位清潔能源礦用運輸設備在礦山的運用;預計到今年6月,華聯鋅銦純電動礦用卡車的使用量將增加至28臺套,每年可為公司完成2900余萬m3.km的運輸功,節約成本2300萬元,減少年二氧化碳排放量1.4萬噸。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探索節能降碳新方式,在采礦車間膠帶系統建設中,結合地形高差優勢,采用了下行皮帶發電技術,年累計發電約759萬度,節約能耗消耗932.81噸標煤。
堅持綠化美化,努力打造“花園式”礦山。實施礦區封閉式管理,持續優化剝離開采技術方案,實施污染防治“物本”提升,配套完善水處理站、礦區自動噴淋系統、危廢暫存間等防治設施建設,有效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實施礦區環境美化綠化工程,累計總投資3300余萬元,采取苗木套種象草的方式實現礦區可綠化區域全覆蓋,截至2024年4月底,已累計完成復綠面積2496畝,整個礦區綠化植物物種搭配多樣,相得益彰。
責編:陳 雍
審核:李 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