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軒是股份公司冶化分公司化工二車間主任,化工工程師,33歲,1990年7月于南京林業大學精細化工專業畢業后就一直在冶化分公司工作,他把汗水灑在了這塊紅土地,把心血奉獻給了硫酸亞錫,用青春和熱忱寫就了美好的人生。今年“五四”期間,羅家軒榮獲首屆云南省青年創新創效獎。
(一)
為了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云錫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將錫化工產業確立為支柱產業,利用云錫在技術上的優勢發展高質量、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錫化工產品。2001年春天,云錫化工建設項目和化工產品開發項目正式啟動,化工支柱產業的建設拉開了帷幕。
硫酸亞錫產品作為云錫錫化工行業的排頭兵,它的產銷的多少,可以說是化工生產的晴雨表。為了進一步擴充生產,提高產品質量,硫酸亞錫改擴建工程進入實施階段后,羅家軒與經理簽訂了項目責任書,從那天起,羅家軒就再也沒有輕松過。
在工藝設計階段,作為項目的負責人,羅家軒努力解決好邊生產、邊擴建、邊施工的矛盾,本著“一切服從工藝,一切為了工藝”的原則,反復思考,多方論證,勇于探索,大膽實踐。針對硫酸亞錫工藝技術復雜、生產流程長,環節多的實際,在設計過程中,羅家軒仔細琢磨工序擺放的位置和設備的選型……為了使工藝與實際相結合,在施工過程中,羅家軒放棄了大量的休息時間,整天“泡”在工地上。
經過半年的努力,硫酸亞錫改擴建工程如期竣工投產,一次試生產獲得成功,產品一次合格,產量成倍提高,操作環境有了較大的改觀,勞動強度相對降低,設備配置、管線布置較為合理,受到公司高管人員的稱贊,該工程獲得冶化分公司“創新創效”優秀項目三等獎。
(二)
硫酸亞錫產品自誕生之日起,產品質量、直回收、成本等幾個指標及硫酸鹽、鐵鹽酸不溶物的超標等問題,一直困擾和制約著硫酸亞錫的生產,直接影響到產品勞動生產效率與效益的提高。
早在1996年,羅家軒就自己掏腰包買來了高分子材料,對硫酸亞錫流程中的關鍵環節隔膜進行了小型試驗,幾個月后試驗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這項成果暫時無用武之地,只好束之高閣,但羅家軒堅信,總有一天,這項成果能運用于生產。
云錫籌建硫酸亞錫項目后,羅家軒的高分子隔膜材料應用研究重見天日。領導從人力物力方面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調了一臺整流柜,做了幾個槽子,派了兩名員工給羅家軒打幫手,羅家軒與同伴象模象樣地開始了定性、定量的規模試驗。
硫酸亞錫工程竣工后,高分子隔膜材料應用研究試驗開始走出試驗室,進入中間試驗。羅家軒具體分析了硫酸亞錫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產量低、指標低、成本高等方面的原因,作了范圍更廣的探索。在領導的支持下,試驗逐步擴大到生產中,至2003年年底,用高分子隔膜取代陶瓷隔膜已占整個硫酸亞錫生產流程的一半,有效地避免了海綿錫的生成,鹽酸不溶物和含鐵量大幅度降低,色度、產品品級大幅度提高,錫的直接回收率從原來的85%提高到94%以上。同時,槽面管理人員減少一半,勞動強度降低,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由于高分子隔膜材料運用于濕法冶金在云錫尚屬首次,此項目獲得冶化分公司“創新創效”優秀項目一等獎。
(三)
硫酸亞錫是一種高品級的綠色化工產品,云錫的生產工藝技術在國內雖處于領先水平,但要生產高品級的產品,除了物的因素外,對操作員工的技術素質和業務素質要求也很高。硫酸亞錫生產流程長,工藝技術復雜,環節多,對各種原料、試劑也十分挑剔。羅家軒注重對員工進行系統的技術培訓,使員工掌握了生產工藝、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方法。
管理上,作為車間主任的羅家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不到位的管理是無效的管理。他主持制定了車間噸效掛鉤考核辦法,把任務目標層層分解,把產量、質量等各項指標細化到班組、員工,把收入與產量、質量、能耗等指標掛鉤考核,生產多少產品,消耗多少原材燃料,能有多少收入,員工心里一目了然,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普遍增強。在生產過程中,員工自覺加強導電銅牌的清理,及時調整極板、隔膜,提高導電效率,保證電流反應充分,提高電解的反應效果。羅家軒還十分注重現場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車間各工序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經過不懈的努力,化工二車間邁入云錫“無泄漏車間”行列。
作為承擔錫化工產業70%生產任務的化工二車間,任務之重可想而知,作為車間主任的羅家軒所承受的壓力之大也不言自明。但羅家軒表示,不管任務有多重,壓力有多大,都有信心完成上級交給的生產任務,為云錫錫化工產業的不斷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