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云錫卡房分礦全國勞動模范浦紹珊
“榮譽越高,意味著責任越大、擔當越多!”這是2011年卡房分礦東瓜林坑采掘工浦紹珊獲得云南省勞動模范時的感言,也是成為助他走向2015年全國勞動模范的真實寫照!憑著這份忠誠、責任和擔當,浦紹珊以新時期云錫產業工人“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弘揚著“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了云南省勞動模范的領獎席,走上了人民大會堂全國勞動模范的頒獎臺。
忠誠——成就夢想
從1993年浦紹珊來到卡房分礦東瓜林坑工作至今,他的“地下工作”時間已經整整22個年頭了。20多年坑下艱苦環境的磨礪和錘煉,使他從一個農村小伙變成了一個礦山硬漢,浦紹珊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但憑著勤能補拙和敬業奉獻的執著信念,他實現了“平凡崗位出狀元”的光榮夢想。見證了浦紹珊一路走來的坑口領導和身邊工友都認同一件事,浦紹珊是東瓜林坑肯出力、吃得苦的干將之一,還在他任采9隊隊長時,有一次坑口安排他們去1850m中段進行新的區域采場建設,由于巷道規格小、迎頭涌水大、巖石非常松散、作業點有5個,他連軸轉帶領隊員苦干了一個月,考核下來全隊工資卻是坑口偏低的,當時有隊員開始鬧情緒,認為付出與回報反差太大了。他耐心細致做好開導工作,身先士卒發揮帶頭作用,保證了采9 隊勁往一處使,迅速扭轉了被動的生產組織局面,并創下了月采礦量4800多噸的高記錄。采9隊員工與浦紹珊榮辱與共的歲月里,每當遇到困難聽到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大家跟著我干!”在他言傳身教的帶動下,再大的困難都變成了采9隊工作的動力。2013年東進1900m中段與老廠礦區貫通后,大量不法分子從老廠區域潛入東瓜林坑盜竊生產物資和礦產資源,嚴重擾亂了坑口正常的生產秩序。礦領導對坑口下了限時令:一周內把貫通口封死堵嚴。突擊任務落在了由浦紹珊調集附近隊組和坑口保衛股、技術人員身上。貫通口距鋪設鐵軌的地方有100多米的距離,拉來的石渣、沙灰、水泥、廢舊鋼繩等材料只有靠人工背運,浦紹珊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渾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氣,看到他干勁十足,其它的封堵人員干得熱火朝天,每天早上9點來干、到晚上7點多才出坑,僅用三天時間就對漏口實施了有效封堵,再被盜礦分子炸開后,又被坑口護礦力量堵截好,拉鋸式地反復了四次,才挫敗不法人員的囂張氣焰,最終放棄了這條“發財路”。而浦紹珊表現出的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的姿態贏得了同事們的尊重和敬佩,今年五月聞訊浦紹珊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時,大家打心里嘆服,認為這個榮耀是他揮灑汗水干出來的,當之無愧!
責任——心系生產
東瓜林坑生產區域縱橫交錯,只算垂高就超過500米。為了便利管理因而按區域分設片長,其職責相當于礦山三級管理單位的工區長。浦紹珊負責的1600片區共有7個作業隊組,正常的巡查協調組織工作早上進坑到下午2、3點就能出坑。4月26日上午,坑口接到礦工會通知浦紹珊第二天去北京開會的消息,坑長羅明找到他說:“明天你要上北京了,今天出來早點。” 浦紹珊欣然點頭答應,但直到下午4點坑長才等到他出坑來。問他為什么出來這么晚?浦紹珊回答說:“要離開4天,不到處轉轉出去放心不下!”4月30日,浦紹珊開完會凌晨12點多才回到個舊,副坑長李加斌對他說:“你明天休息一天,下午我們坑口班子給你接風洗塵。”浦紹珊口頭答應,但次日下午坑班子成員怎么打電話聯系都是盲音,李副坑長說:“老浦肯定是進坑去了!”直到下午4點多聯系上浦紹珊后,證實了李加斌說的話。浦紹珊解釋道:“回來了不到采場看看心里不踏實。”
高效組織生產,是浦紹珊從值班長到擔任片長形成的工作態度;不讓問題過夜,是浦紹珊參加工作20多年養成的工作習慣。與他共過事的工友都知道,浦紹珊干活計沒有上下班之分,只有干完與否之別,有時出坑趕不上下個舊的交通車,就邀約幾個弟兄喝餐晚酒,到宿舍將就一夜,用他的話說:“這能加深弟兄們的感情,增進弟兄們的友誼。”從2014年開始,浦紹珊和弟兄們吃飯時多次念叨過,抽時間大家一齊去泡個溫泉,但一忙起來變成了2015年的愿望。他有心的徒弟范茂響特地在今年3月作了安排,在一個周末通知他去倘甸泡溫泉時,他說:“明天我要幫4隊解決通風問題。”范茂響說:“這點小事你可以叫修理組人員去落實。”他答:“不能再拖了,我要親自去辦好。”一大早,他帶領隊組人員安裝局扇風機,及時解決了4隊采場的通風問題。范茂響本來和他說好星期六去不了,改成星期天去。沒想到再次預約,浦紹珊回復說:坑內涌水大排不出去,影響了正常生產,他要帶領人員去接排水管。在工友們的印象中,浦紹珊這次去北京開會的4天時間,是他擔任片長以來離開崗位時間最長的一次;而在浦紹珊的記憶里,自己好像有15年時間沒有回過宣威老家過年了。2014年春節前夕,坑口專門安排浦紹珊放假回家過年,一家人正高興張羅著年貨,恰巧接到老家來的電話,他的叔叔剛去世,按照農村風俗看過日子,要在大年初八才能安葬。他找坑領導說:現在坑口生產任務那么重,我不能春節休假回家,到參加叔叔的葬禮又要請假,所以春節我不休息了,等出殯時我再回去。”
擔當——甘于奉獻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這是浦紹珊融入卡房礦山的一貫工作作風。2014年11月,浦紹珊管轄的探17隊在1-20#礦體1600中段組織貫通工程施工,由于隊組對巖體性質認識不足,離工程貫通200米時,需要橫穿仙人洞和黃泥洞兩個斷裂帶,遇到了巖石松散,涌水大,掘進支護難度大,每掘進一米都顯得困難重重,工效一直提不上來,導致隊組出勤率不高,造成工程進度緩慢,影響了坑口的生產布局。浦紹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動找坑口領導要求去17隊當隊長,他把原隊長李美晨調去帶中班,自己帶著早班的弟兄們一起早進坑、晚出坑,有時甚至兩班連著干銜接好傳、幫、帶,硬硬地拼搏了四個多月,直到實現工程精確貫通。四個多月無怨無悔的付出,他沒有向坑口索取任何報酬,也沒有伸手向隊組分一份錢。
1740m中段老區采礦結束后,坑口認為還有資源可探,需繼續加密找礦。坑領導現場勘查后找到浦紹珊,叫他找幾個弟兄把一段100多米長的鐵軌線路加高20公分,到第四天下午坑領導轉到這個路段查看情況時,只見按要求已經鋪好100多米的增高軌道上,浦紹珊拿著啟道器正滿頭大汗的鋪墊鐵軌,問他為什么不從隊組上抽幾個人來幫忙,他說現在每個隊組都是人員少、任務重,不忍心去調人。自己轉完采區還有空余時間,就單干了,轉生產與修鐵道兩不誤。
浦紹珊走上片長管理崗位后,自覺做到對井下流程系統熟練掌握,對每項工程技術設計了然于心。同時,他還要求自己以維護片區的整體形象為己任,對待領導不卑不亢,對待同事熱心幫助,對待問題認真分析,對待困難迎頭而上,對待成績不驕不躁。及時把領導安排的工作傳達和落實到現場。只要是坑口安排的急難任務,無論多苦多重,浦紹珊總是不講條件去執行,不計報酬去完成。2012年,坑口準備在東進1860m中段西主巷邊角打個鉆孔,鉆機隊的同志看過現場后找坑口反映:那地方不通路,鉆機搬不進去,要求坑口出幾個人幫忙。坑長羅明把浦紹珊找來,叮囑他去現場看下能不能搭手幫忙。到第二天臨下班時,浦紹珊找到坑長匯報說,他組織人員已經把鉆機搬進去了,并保證了路通、電通、水通,可以通知鉆機隊人員開工了。涉及到自己區域的事情,浦紹珊不拖泥帶水,做到掌握主動,及時處理,積極調度;碰到各種突發狀況,能按照輕重緩急來平衡,按照服務大局需要來處理。
“勞模出在我們單位,勞模就在我們身邊!”浦紹珊敢啃硬骨頭、敢打硬仗、敢挑重擔、敢于拼搏的時代勞模風采,激勵了更多有為青年立足崗位抒豪情、展壯志,薪火相承地涌現出了東瓜林坑高產隊長——陳傳呂,掘進小將——許期普等一批敬業奉獻的中堅肯干力量。礦山風流人物,必定后繼有人。
來源:中國有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