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他們立足自身優勢,實施資源戰略,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建成世界優秀礦企的夢想也將逐漸變為現實——
作為以礦為主的現代化大型企業,多年來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推進“立足個舊、強化周邊、拓展省外、探索國外”的資源戰略,增強資源儲備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今年上半年,集團公司銷售收入161.92億元,實現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12.02億元。2013年名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銷售收入前50名企業。
在實施資源戰略的過程中,云錫結合自身技術優勢,聯合中國地質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等單位,邀請涂光熾、趙鵬大等國內外著名的地質泰斗及專家,分別開展了“云南個舊錫銅多金屬礦床找礦預測研究”、“個舊錫礦花崗巖凹陷帶形成條件及成礦規律研究”,“云南個舊錫礦礦田構造與成礦深度研究”等專項課題的研究,為資源勘探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10年里,公司共投入勘查資金15.01億元,新探明有色金屬資源209.5萬噸,建成了1360米、1600米和1800米中段三大礦山平臺,形成了大箐錫銅硫化礦資源基地、高峰山錫銅硫化礦資源基地、白龍井錫銅鉛硫化礦資源基、風流山錫銅鎢蝕變花崗巖(硫化礦)資源基地、大白巖錫銅鎢硫化礦資源基地5大資源接替基地。“僅錫資源一項,今年初云錫保有量為32.5萬噸,10年間開采消耗了32.4萬噸,地質找礦又新增加71.1萬噸。”公司副總經理童祥說,“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出,在開采完一個云錫的同時,又新增加了兩個云錫。”
在保障資源儲備的前提下,云錫還在資源開采、利用的各個環節下功夫,淘汰落后的采礦設備,引進大型采礦裝置,實行無軌采礦。“從前需要一二十人干的活,現在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礦產資源部教授武俊德介紹,2012年以來,云錫牽頭在個舊南部、北部地區新建工業園區,建蓋標準化廠房,引進新型選礦設備,整合周邊“小、散、亂”的小選廠,推進集約化、規模化作業和尾礦的有序排放管理。此外,擁有世界一流冶煉設備的云錫10萬噸鉛,10萬噸銅相繼建成投產,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個舊礦區位于世界著名的特提斯—喜馬拉雅巨型成礦帶與環太平洋巨型成礦帶的交匯部位,是多期構造巖漿活動的中心,成礦地質條件得天獨厚。”正在個舊開展工作的趙鵬大院士表示,“根據國際地科聯的地球化學塊體資源量估計法,個舊礦區地表至地表以下1500米范圍內的錫資源量大約是370萬噸,扣除已開采和探明的250萬噸后,還有約120萬噸錫資源沒有被發現,找礦潛力巨大。”
“相信隨著資源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個舊礦業開發將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云錫建成世界優秀礦企的夢想也將會一步步實現。”武俊德說。
云南日報:2014年10月24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