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日前,中國工程院張國成院士,參加了云錫“一爐三段”直接煉鉛工藝技術鑒定會并考察了生產現場后,對云錫開發和產業化應用世界領先的“一爐三段”直接煉鉛工藝技術給以高度贊譽。稱贊這一技術是鉛冶煉史上的重大突破,這一工藝技術先進,運行穩定,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張國成院士是新中國有色冶金界的先驅之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就到過云錫。當時的云錫冶煉廠使用的土法冶煉工藝,給張院士留下的是傳統、落后、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勞動強度大的印象。看到如今現代化的云錫鉛業“一爐三段”直接煉鉛工藝技術和清潔優美的廠容廠貌,張院士十分感慨。他邊考察邊對陪同的云錫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說:“云錫這些年的發展非常快,進步非常大,特別是冶煉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你們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是對世界有色金屬冶金工業的重大貢獻,不容易!”
張院士特別對云錫集成了有機胺液吸收——解析SO2的技術,解決了“一爐三段”煉鉛法中三種煙氣含SO2波動大,不適用于直接連續生產硫酸的技術難題,并保證尾氣達標排放這一關鍵技術給以高度評價,認為這一創新,解決了冶金和環保的雙重難題,為“一爐三段”直接煉鉛技術得以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張院士是土生土長的云南人,對家鄉有著特殊的情結。他和蘭副總拉家常,講著純正的老昆明話,使人感到十分親切。張院士希望云錫將來發展得更好,為國家和世界礦冶事業做出更多新的貢獻。